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快小说网]
https://www.kuaixs.org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朱皇帝瞥了李善长一眼,李善长又继续说道:“上位,臣以为科举不仅不能废除,还应该加开恩科。”
刘伯温同样拱手拜道:“上位,殿试考生当中,那些说力役过烦,赋敛过厚的,大多都是江南之地的考生。”
“北地来的士子当中,其实鲜少有这般失智之言。”
“除此以外,国子监拆分迁移到各行省也需要时间,想要让国子监培养出合用的生员更非一朝一夕之功。”
“倘若现在就废除科举和察举制,朝堂和地方官府缺少人手的问题就更难解决。”
“臣以为,不如先依善长兄之言,废察举而不废科举。”
“等到三五年后,拆分迁移出去,尤其是迁移到北地的国子监能培养出合用的人手了,再废科举。”
随着刘伯温的话音落下,朱皇帝一时间也陷入了沉默。
李善长和刘伯温说的道理,朱皇帝都懂。
但是再怎么懂,也难免心中有气。
而且刘伯温刚刚说的那些,其实也多少有些避重就轻的意思在里面。
比如说,刘伯温说认为力役过烦、赋敛过厚的多是江南考生。
他刘伯温就没说一百四十六个考生当中,江南考生足足有一百个之多!
简单换算一下吧。
除去宁阳县的二十六个考生和棒子那边的三个考生。
再除去江南占据的一百个名额。
真正来参加殿试的北方考生就只有区区二十个。
这他娘的不就等于是一百四十六个考生里有一百个在骂咱?
还有他刘伯温说北方士子的答卷鲜少有失智之言。
问题是北方士子的答卷是没说什么力役过烦、赋敛太厚之类的屁话,但是他们也不是什么好东西。
朱皇帝特别想把那二十个考生抓到跟前来问一问。
什么叫做朕独宠登州一府?
你们还不如直接说咱偏心算了!
朱皇帝拿起一份答卷晃了晃。
“他们是没说什么力役过烦和赋敛太厚之类的屁话。”
“可是他们说咱偏向登州府。”
朱皇帝黑着脸说道:“宁阳县县的考生不是什么好东西,这些北地的士子也同样不是什么好东西。”
“他娘的,他们就不能睁开眼睛看看,登州府一年得出多少好东西?咱那个女婿这几年又给咱解决了多少难题?”
“再说了,咱偏心女婿又有什么不对?”
“一个个的混账东西,还他娘的在殿试的时候骂咱偏心,都是惯出来的毛病!”
瞧着朱皇帝好不容易压下去的火气又开始往上窜,李善长也再一次陷入了沉默。
如果说宁阳县的考生是让人又爱又恨,那么剩下的二十个北方士子就是纯纯的招人恨。
回头得想办法将这二十个北方士子弄到登州府去做官。
你们不是觉得朱皇帝偏心他女婿么?
那你们就去登州吧,去他杨癫疯的手底下,到时候看你们怎么哭!
心里打定主意,李善长便拱手说道:“上位,臣记得驸马爷说过,登州府以及下辖各县都缺少人手,这二十个北方士子……”
刘伯温却满是鄙夷的瞥了李善长一眼,向着朱皇帝拱手说道:“上位,登州府缺少人手,可以从江南诸多州县当中调派。”
“至于北方这二十个士子,臣以为可以将之分成四伙。”
“一伙留京,一伙去登州,一伙回北方,一伙去浙东或福建沿海州县做官。”
朱皇帝眼前一亮,朱标也笑了一声道:“留在京城的那五个,可以分两个去御史台衙门,让剩下三个去主持邸报的事情。”
一提到邸报,朱皇帝和李善长、刘伯温三人顿时笑了起来。
邸报是个好东西啊。
尤其是让县学生员到申明亭给百姓读邸报,再配合御史衙门抽查的想法更是高明无比。
只要多弄几期邸报,把犁头案、孙古朴造反案、空印案等前因后果都给百姓说明白,孰是孰非,百姓自然能够分辨出来。
正当朱皇帝三人暗自高兴时,朱标又继续说道:“除了朝廷动态以外,邸报上还可以刊登一些文章。”
“比如韩国公通晓法家学说,便可以写几篇关于法家学说的文章投到邸报。”
“再比如诚意伯通晓儒家经典,若是觉得韩国公说得错了,自然也可以写文章到邸报进行反驳。”
“最重要的是,这些文章通过各地县学州学生员之口,入百姓之耳,不也是宣扬教化?”
“等以后识字的百姓多了起来,邸报也可以多加印刷,听凭百姓购买。”
朱皇帝和李善长、刘伯温三人脸上的笑意顿时更浓了。
尤其是刘伯温,更是笑得合不拢嘴。
以前,老夫拿你们没辙。
毕竟你们人多,老夫就一张嘴,哪怕暗戳戳的搞死你们也骂不过你们。
但是现在不一样哟。
老夫可以往邸报投文章。
分发到大明一千多个州县,最最起码也得有一千多个生员把老夫的文章读给百姓听。
到时候老夫一天写三篇文章!
再跟宁阳县的那三个生员商量商量,不刊登你们的文章。
自此以后,就只有老夫骂你们,你们觉得没有机会骂老夫!
啧啧。
果然,混江湖最重要的就是跟对大哥。
绝对不能讲什么同乡义气,那玩意儿特么的害死人不偿命!
朱皇帝倒是没想过利用邸报来跟人对喷。
朱皇帝想的是以后再也没人能曲解咱朱重八的旨意了。
也同样没有人能曲解朝堂的动态。
正当君臣三人胡乱琢磨时,朱标却又从袖子里掏出一本小册子,摆到了朱皇帝的面前。
朱皇帝微微一怔,问道:“这是?”
朱标笑了笑,说道:“这是孩儿让人弄出来的邸报的样本,还请父亲过目。”
朱皇帝当即便抓起邸报看了起来。
“目录。”
“大明各行省的改制变动。”
“山东布政使司将开始修路。”
“登州榷场带给大明朝廷和百姓的好处。”
“犁头案始末。”
“民间故事。”
“……”
朱皇帝翻看了几页,慢慢的就陷进了邸报当中。喜欢奋斗在洪武元年请大家收藏: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
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