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快小说网 > 古今物资交换助我暴富 > 第184章 三千八百多斤土豆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快小说网] https://www.kuaixs.org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小麦、稻谷都是肉眼可以直接看到穗,其实不用等到收割,便清楚的知道肯定比以前产量高。

    以前小麦产量种得好也不过两百多斤亩产,而常建新提供过来的现代改良过的小麦种子,收割的时候称重出来的亩产则达到了接近五百斤。

    虽然常建新提醒他们,这小麦第一年的产量才会这么高,后面留种再种,正常产量也就四百斤左右。

    不过那也比以前最多两百多斤好很多了。

    小麦和稻谷的亩产量,也就相差二三十斤。

    稻谷收割的时候,亩产量则达到了五百斤出头,常建新同样告诉他们,后面再留种的产量,估摸着正常的话也就四百多斤的产量。

    不过相较于以前两百五六十斤产量,同样也是好很多了。

    当初种植了两万亩左右小麦和水稻,但在匈奴大军围攻晋阳城的那段时间,有六成左右被匈奴人糟蹋了,最后只剩下四成左右,也就是八千亩。

    当初击败围城的匈奴军队之后,又额外开垦了十万亩土地,耕种小麦、玉米、土豆三种生长周期比红薯、稻谷短的粮食,其中三成种小麦,三成种玉米,四成种土豆。

    也就是又有三万亩小麦。

    按照平均亩产估计,今年秋收将总共能收得一千九百万斤左右小麦和稻谷。

    接下来是玉米,当初第一批种植了六万亩左右,被匈奴人糟蹋了两成半,只剩下四万五千亩左右。

    后期额外开垦种植了三万亩左右,所以总共是七万五千亩玉米。

    现在收获的是第一轮种植的四万五千亩。

    常建新通过刘绍的视角观看,发现古代时空因为没有化肥、农药,虽然是第一年种植,但玉米个头也只现代时空农村种植的勘勘三分之二大小。

    现代农村种植玉米亩产量九百斤左右,所以常建新估摸着古代时空刘绍那边种植的这些玉米,亩产量估计在六百斤左右。

    前面收割的小麦、水稻,只是产量增加了,但毕竟是传统农作物,百姓们都种过见过。

    现在将要收获的玉米,则是他们以前从未种过的粮食。

    当然,过去一年多时间,无论是普通老弱妇孺,还是晋阳军将士,都已经吃过了不少玉米,倒也不是那么稀奇,只是好奇他们自己种植究竟能有多少产量。

    晋阳军将士镇守四方,能派遣出来帮助收割粮食的也就几千人,主要还是靠十三四万老弱妇孺。

    成年女子带着一些半大少年少女,与健壮的少数晋阳军士兵一起开始采摘玉米。

    半个拳头大四寸左右长的玉米个头,上面的玉米粒虽然没有常建新过去一年多时间送来的那么大粒,但却粒粒饱满。

    采摘其中五亩,带芯称重平均每亩七百多斤,按照七到八成玉米粒比例,估摸着亩产玉米粒就算没到六百斤,也非常接近。

    哪怕只按照平均五百五十斤亩产计算,总共七万五千亩玉米,最终也能收获四千一百多万斤玉米粒。

    最后终于到最令人期待的红薯和土豆产量。

    刘琨、刘绍、赵斌,甚至坐镇河东郡的张信都专门快马赶回晋阳,就为了亲眼看一看红薯和土豆的产量究竟能达到多少。

    小麦、水稻、玉米接近五百斤到六百斤的产量,已经非常令人激动。

    许多上了年纪的,以前种植了三四十年,少的亩产只有一百多斤,多的亩产也只有两百多斤的传统小麦、水稻,都已经激动得忍不住连称常建新送来的小麦、水稻是神物!

    许多人在称出亩产的那一刻,激动得泪流满面,跪在地上连连叩拜磕头。

    如果土豆、红薯真能达到一千多斤亩产,那么更是神物中的神物。

    土豆生长周期比红薯短,所以先刨出来的是土豆。

    当然,并不是把种植的全部土豆直接都刨出来,而是只刨出来一百亩,吃多少刨多少,其余的赶在下雪之前刨出来即可。

    第一株土豆是刘琨、刘绍父子亲手刨的。

    用锄头先在旁边往下挖,然后慢慢向里面刨,第一个冒出来的就是一个黄色的足有拳头大小的土豆,就这一个便有半斤左右。

    很快又露出几个大小不一的出来。

    最终这一株土豆,刨出来了大小不一的九个。

    “九乃数之吉,大吉啊!”

    顿时有人惊喜的呼喊。

    此刻所有人都很激动,哪怕知道这个人有拍马屁的嫌疑,所有人也都非常高兴。

    虽说还没有称重,但肉眼估算,刨出来的这九个土豆,怎么着也有三到四斤重。

    如果其他所有土豆都有这种产量,这一亩地怕是绝不止一千多斤,甚至能有几千斤的产量。

    诚然,他们所处的古代时空没有化肥也没有农药。

    但其实红薯、土豆本来就不需要放多少化肥,也不需要打多少农药,产量不会像小麦、水稻、玉米这种同样的种子产量却与现代差那么大。

    第一株是刘琨、刘绍父子亲手刨,后面的就是大家一起动手了。

    当第一亩土豆全部都被刨出来,小山一般的土豆堆放在一起。

    还没有整体称重,但所有人脸上都已经是震撼的表情。

    刘琨一大把年纪了,此刻满面红光。

    他是世家出身,当初以一己之力聚集人手,从匈奴人手中夺回晋阳城,而后在晋阳城一守就是近十年,期间为了维持晋阳城军民的吃穿用度,他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。

    为了避免春耕种植的粮食还没收割就被胡人派遣骑兵前来破坏,他不知想过多少方法,种在晋阳城里,种在山沟里,做伪装等等。

    像土豆这种长在土里,产量还像是小山一般的粮食,着实太能影响他的情绪了。

    最后真正称重出来,竟然有三千八百多斤重。

    哪怕这未必就是全部土豆的平均亩产,但就算把平均亩产看低到三千五百斤,甚至三千斤。

    第一轮种植的土豆有二十万亩左右,被匈奴人糟蹋了一成左右,那么也还剩下十八万亩。第二轮又种植了五万亩,总共便有二十三万亩土豆。

    按照三千斤的平均亩产计算,总收获都能有六亿九千万斤。喜欢古今物资交换助我暴富请大家收藏: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